行业新闻
2020年10月15日

高职院校,职教师资人才教学能力提升思考

高职院校,职教师资人才教学能力提升思考
摘要:职业教育教学技能能力是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职业教育实习是培养职教师资人才的平台,也是评估实习生教学技能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职业教育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职教师资人才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加强对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及心理的教学和引导、多侧面强化中职教学方法的训练、构建开放式实训室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日常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技术师范高校是培育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摇篮,以培养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职教师资为主要任务。作为技师高校每位师范生的必修实践课,职业教育实习既是提升师资人才培养水平的综合平台,又是检验其教学能力、发现存在问题的途径。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水平对于能否顺利实现教师专业化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而如何通过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进而提升师资人才培养的水平一直受到较高关注。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探讨我国师范专业教育实习的现状和教育实习模式的问题;也有学者从专业的角度探讨教育实习存在问题和对策;还有学者从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和地位着手分析,以期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然而现有研究多从教育实习管理者或指导者的视角去分析,很少从教育实习的参与主体即实习生的角度去探索相关问题。实习生作为教育实习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在顶岗实习阶段充分扮演教师的角色,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负责,因而对教育实习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和认知。实习前经过三年大学生活的洗礼,实习生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对实习成效有较为客观的评价,一定程度上甚至比指导教师更具有发言权。已有少量学者认识到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的地位,将学生作为实习绩效评价的主体之一。因此了解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体会和评价,有助于总结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职教师资的教学能力提供帮助。
二、基于实习生视角的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一)在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把握方面:
“备学生”是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师范生在大学期间均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论等课程,了解未来授课对象的特点,并据此学习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便为后期的实习和教学工作做准备。这类课程的知识一般在大学课堂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得,虽在理论上对中职学校的学生特点有一定了解,但学生一般在实习之前很少有机会体会中职教学的课堂氛围,对真实环境里的学生表现缺乏感知和了解。另一方面,有些实习生认为中职学生的年龄阶段与其高中阶段的年龄相近,自己是“过来人”,与学生沟通交流并非难事。而我国技师高校的学生,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其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模式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很大差别。这种想法造成部分实习生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特点重要性的分析,在“备学生”时容易简单化或理想化。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冲突时,经验和阅历的欠缺导致教学应急处理能力的不足,致使出现课堂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的抱怨。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
如何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是让很多实习生比较困惑的问题。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中职教学方法论,教育实习前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技能实训。教学技能实训一般采取学生讲课、自己的同学配合和交流、指导教师点评的方式。这种实训在正式教育实习前的大学课堂里完成。实训时学生一般选取自己感兴趣、掌握较好的内容试讲,合作的学生是大学生,配合度较高,因此各类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课堂氛围、教学效果相对理想。但是当实习生真正面对中职学生时,如何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相结合、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却令其倍感困惑。部分学生希望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但是对于哪些内容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如何启发、以什么方式启发把握不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也有学生意欲突破创新,寻找新颖的教学方法,如部分实习生模仿大学教师授课方式,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但由于对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把握不准,对哪些问题适合讨论以及讨论的组织过程准备不足,学生配合度不高,结果有时候在课堂上显得无措,教学效果欠佳。
(三)专业技能方面:
专业技能不熟练是学生在教育实习结束后反映较多的问题。39%的实习生将该项列为他们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头号不足;另有13%和11%的学生分别将该项列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第二、第三大薄弱环节。中职学校专业性的课程设置较多,课程设置相对灵活,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领悟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为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种动手能力往往对细节和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技师高校实训课程一般在较短时间完成,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机会,因此实习时感觉自身技能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自信心。
三、提升职教师资教学能力的策略:
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把握不足、教学方法运用不灵活、专业技能不熟练这些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也为技师高校今后的教学和管理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多角度加强对中职学生学习及心理特点的教学和引导:
掌握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心理,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可以说教材和大纲都应围绕“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特点来准备。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心理,不仅有助于合理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选取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获得进步,以及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当前技师高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一般沿用传统普通高等学校师范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内容,课时比例也大大低于国际同行同类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要在理念上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重视;在教学内容上增强针对性,增加中等职业教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比例;在程度上,应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学深度;在实践方面,可以考虑让实习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多创造一些到中等职业学校参观课堂教学的机会,或者聘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大学为学生定期开展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讲座。总之,技师高校应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较为现实的感知,切实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心理,以便为未来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二)多侧面强化中职教学方法的训练:
科学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教育实习之前仅有三年的大学生活,再排除其课程和活动,真正进行专门化训练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因此,除了教学计划里安排的教师技能实训和实习前的试讲之外,应考虑利用日常教学的各类活动,从不同侧面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每年一届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为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锻炼提供了机会,但该比赛主要面向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教育实习的四年级学生,如比赛能够扩大范围同时面向非毕业生展开的话,其促进作用将更明显,同时对教育实习有查缺补漏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教师技能训练或试讲时,可以变传统的试讲为说课,这样指导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上课的思路,还能够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编排的合理性,实训的针对性将增强。另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多布置让学生展示、讲解性质的作业,以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还可将讲解技巧和水平作为作业考核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完成书面作业,还要进行演讲或说明,达到让其他同学听懂、理解自己作业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训练未来准教师的思维、教学设计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提升学生的实训水平:
受课程密度、总学分、学时以及其他制度的限制,实训课程往往是在较短时间集中完成,学生虽然能够学会基本操作,但进一步熟练和探索的机会并不多。另外,尽管专业实习可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但实习一般为顶岗实习,且受总体实习时间的限制,实习期间学生一般始终固定在一个岗位工作,不得调换。总体而言,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提高技能熟练程度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将影响师范生实训课程教学的质量。然而各种原因所限,大学教学不可能专门安排较多的课时让学生反复实训。因此,构建开放式实验实训室是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亦即,改变当前很多实训室完成课表时间内的实验、实训课程后就关起门来的方式,将实验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课内学会基本技能后,课外自行根据个人学习的情况到实验实训室反复操作练习,直至达到满意的程度。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部分实验室资源空置的问题,而且对学生也有较强的鼓励和促进作用。
(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专业知识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对于承担中等职业专业教学的准教师而言,实习生需要具备很多的专业知识。当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碰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时,对其本身的学习能力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会对教学感到紧张、无措、满把抓或抓不住重点,甚至会抱怨大学教师没有传授足够的专业知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均开设专业,技师高校也尽可能与中等职课程进行对接,但二者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就业取向不同,课程设置不可避免的存在偏差。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课程门类较多,教学内容综合性较强,学科跨度较大,而总课时、总学分有限。但大学生价值观已趋成熟,自律能力也较强,因而本科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引下,以点带面,学生自学为主。相对地,受学生年龄和领悟能力的影响,中职课程的讲授对细节要求较高。所以,应让学生充分理解本科教学和中职教学之间的差距,并结合中职课程的设置,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如在平时的大学授课中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向学生传授学习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技巧,增强其适应性,使之能够从容应对大量新知识的学习。实习生是教育实习的主体,是教育实习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其角色和地位应受到充分重视。文章借助教育实习这一综合教育实践平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实习生的角度入手,探索其自身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知,挖掘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以期使今后的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也为提升职教师资的水平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021-61482202 021-61482206
Baidu
map